在昨晚结束的一场国际篮球邀请赛中,中国女篮以85比72战胜劲旅澳大利亚队,迎来开门红,本场比赛的焦点无疑是乐虎国际17岁新星张子宇的成年国家队首秀,她替补登场18分钟,高效贡献13分4篮板,成为球队内线奇兵,赛后,主帅宫鲁鸣坦言,由于张子宇此前有10天未系统训练,球队仅通过短期磨合便取得如此表现“超出预期”。
首秀惊艳,天赋肉眼可见
身高2米28的张子宇从青年队晋升至成年国家队后一直备受关注,此役第二节,她在篮下连续三次勾手命中,单节独得8分,彻底打乱对手防守部署,第三节末段,张子宇更是一记隔人暴扣引爆全场,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度。“她阅读比赛的能力很强,尤其是对篮板落点的预判,”宫鲁鸣在发布会上特别称赞道。
技术统计显示,张子宇全场7投6中,罚球2中1,正负值高达+15,尽管移动速度仍显不足,但其在禁区的威慑力已初见端倪,澳大利亚主帅丽莎赛后直言:“我们针对她制定了包夹战术,但她用传球破解了防守,这让人印象深刻。”
备战仓促,宫鲁鸣详解磨合困境
胜利背后,宫鲁鸣透露了球队面临的挑战:由于青年队赛事与国家队集训时间冲突,张子宇在入选后曾有10天未能参与合练。“我们真正一起训练的时间只有赛前这10天,”宫鲁鸣表示,“她需要适应成年队的攻防节奏,队友也要学习如何利用她的高度优势。”
这段空白期一度让教练组担忧,助教王桂芝透露,球队为此调整了战术手册,简化了张子宇的跑位要求,更多依靠其天然的身高优势进行“一高一快”的高低位配合,本场比赛,李梦与张子宇的4次连线全部转化为得分,印证了战术调整的成效。
未来可期,但需警惕“拔苗助长”
篮球评论员苏群在赛后节目中指出,张子宇的潜力毋庸置疑,但需警惕过早承担过多压力。“她的骨架和肌肉还在发育期,国家队在使用上必须科学规划出场时间。”这一观点得到队医组的呼应——据悉,张子宇每场比赛后会接受长达2小时的冰敷和筋膜放松治疗。
国际篮联技术代表马克·科顿则从规则角度提出建议:“现行篮球场地尺寸对这类特殊身高球员并不友好,她未来可能需要开发三分射程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本场比赛张子宇确实尝试了一次三分出手,虽未命中但动作流畅。
随着首秀的成功,张子宇能否进入奥运会最终名单成为新焦点,宫鲁鸣对此保持谨慎:“我们不会因为一场比赛做决定,接下来她需要证明自己能稳定输出。”按计划,中国女篮将在未来两周与法国、西班牙进行热身赛,这将是张子宇进一步适应高强度对抗的关键窗口。
这场比赛不仅让球迷看到中国女篮内线的新希望,更展现了教练组“因材施教”的智慧,正如宫鲁鸣总结所言:“年轻球员的成长需要耐心,但我们很高兴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。”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