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大多数初中毕业生还在享受考后假期时,江苏省镇江市少年足球队的15岁球员李明(化名)已踏上职业生涯新征程,这位距离16岁生日还有4个月的“小孩哥”,在中考结束仅72小时后正式签约苏格兰超级联赛(苏超)劲旅,成为中国足球青训史上登陆欧洲顶级联赛最年轻的球员之一。
中考考场到职业赛场的“无缝衔接”
6月18日下午,随着最后一门中考科目结束铃声响起,李明走出镇江市实验中学考场,次日清晨便飞往苏格兰格拉斯哥,据镇江队教练组透露,苏超俱乐部球探从去年U15全国锦标赛开始持续关注李明,其家庭与俱乐部经过半年协商,最终选择在中考后完成签约。“合同细节早已敲定,就等孩子完成学业,我们不想影响他的文化课。”俱乐部国际青训总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。
李明司职中场,身高1米78,以精准长传和突破能力见长,在2023年U15东亚邀请赛中,他单场贡献2球3助攻,帮助中国队逆转日本夺冠,苏超俱乐部技术报告评价其“拥有超越年龄的战术执行力,具备现代足球要求的全能中场素质”。
“破格录取”背后的青训密码
为何苏超球队愿为一名未满16岁的中国球员打破惯例?答案藏在镇江独特的青训体系中,该市自2016年起推行“体教融合”模式,足球特长生每天上午在校学习,下午在职业梯队训练,晚间由教育局派驻教师补课,近三年,镇江已向中超梯队输送9人,但直接登陆欧洲顶级联赛尚属首例。
“我们不做‘割裂式’青训。”镇江市体育局青训中心主任王建军强调,“李明的文化课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30%,俱乐部甚至为此修改了合同条款,要求他未来通过线上课程完成高中教育。”这种模式也得到国际足联认可,2023年该市获评“FIFA人才发展计划试点城市”。
中国青训的“破冰信号”
欧洲足坛对中国年轻球员的刻板印象正在改变,过去五年,共有17名中国U18球员签约欧洲俱乐部,但多数效力于低级别联赛或梯队,李明直接进入苏超一线队预备名单的案例,被《苏格兰足球杂志》称为“亚洲天才登陆计划”的里程碑。
“他的技术细腻度不逊于同龄的日本球员。”苏超主帅在季前发布会上坦言,“我们看中他在高压逼抢下的决策速度,这恰恰是乐虎国际很多欧洲青年球员的短板。”俱乐部已为李明配备专职葡萄牙语教练(队内多用葡语交流)和运动营养师,其首秀可能出现在8月联赛杯。
家庭与社会的双重托举
李明的父亲是业余足球教练,母亲为小学教师,家庭始终秉持“先做人,再踢球”的理念,得知签约消息后,母亲唯一的要求是俱乐部保证儿子继续学业。“如果未来踢不出来,他至少要有高中文凭。”这种务实态度获得网友点赞,#踢球学习两不误#话题在社交媒体阅读量破亿。
镇江市教育局同步宣布,将联合苏州大学为海外青训球员开设定制网课,中国足协副主席在采访中透露,正与欧盟协商建立“足球留学生签证快速通道”,未来有望实现青少年球员“赛季留洋、假期回国”的灵活模式。
更大的梦想正在发芽
当被问及目标时,李明回答简短有力:“先站稳苏超,再争取五大联赛。”他的偶像是曾在苏超效力的日本球星中村俊辅,“亚洲球员能在欧洲成功,关键是用脑子踢球”。
随着李明启程,镇江青训基地的荣誉墙上新增了一面苏超队旗,训练场边,十余名U12队员正加练任意球——那里或许藏着下一个“小孩哥”,正如国际足联技术报告所言:“当教育体系与足球青训真正融合,中国足球的‘黄金一代’将不再遥远。”
(注:文中球员姓名为化名,应家属要求隐去具体俱乐部名称)
评论列表